李某與董某1、董某2等追償權(quán)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案號:(2018)甘1222民初257號
判決日期:2018-08-06
法院:甘肅省文縣人民法院
當事人信息
原告李某與被告董某1、董某2、董某3追償權(quán)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某、被告董某1、三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何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訴訟參與人信息
暫無數(shù)據(jù)
案件基本信息
李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三被告支付原告替三被告墊支的車輛過路費80000元(其中董某130000元、董某230000元、董某320000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系親戚,三被告系親姐弟關(guān)系。2012年,原告與三被告合伙購買了一輛文縣到西安的客車,當時由于沒有A照司機,就以原告父親李某1的名義辦理了ETC卡。經(jīng)營到2016年2月,三被告不愿繼續(xù)經(jīng)營了,就將三人的股份全部轉(zhuǎn)到原告名下。2016年8月,該車被青川縣公安局查出抽逃過路費,青川縣公安局將原告父親逮捕,又令原告補繳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的過路費120000元。原告為了救父親,就先墊支了抽逃的過路費120000元,除去原告一人經(jīng)營期間應承擔的20000元外,合伙期間的過路費為8萬元,按比例原告應承擔20000元,董某1應承擔30000元,董某2應承擔30000元、董某3應承擔20000元。原告找過被告索要,但被告拒絕承擔。不僅如此,原告父親還被判處了刑罰,給原告父親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綜上,原告認為,原、被告合伙期間的合伙債務應當由合伙人共同承擔,原告墊付的抽逃過路費,有權(quán)向被告追償。
董某1、董某2、董某3共同辯稱,2012年左右原、被告共同購買車輛是事實,因被告不懂經(jīng)營,所以交由原告來經(jīng)營。經(jīng)協(xié)商,經(jīng)營權(quán)已全部轉(zhuǎn)讓給了原告,原告訴稱的偷逃過路費,被告不知情,也與被告無關(guān),故被告不承擔責任。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原告提交的證2青川縣公安局青公(經(jīng))扣字【2016】36號扣押決定書、青公(經(jīng))扣字【2016】40號扣押決定書和證3青川縣公安局青公(經(jīng))鑒通字【2016】147號鑒定意見通知書,以上證據(jù)符合各項證據(jù)規(guī)定,本院予以認定。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1年年底,原告李某、被告董某1、董某3以及李某1(被告董某2丈夫,已死亡)四人共同出資購買了車牌號為×××,掛靠甘肅省隴南市隴運汽車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文縣客運公司,聘請了李某1(原告李某父親)為客車駕駛員,線路為西安往返文縣。該車為40座客車,屬于四型車,為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費,李某2與李某1一起找他人偽造了39座的假行駛證,李某1持假行駛證辦理了ETC卡,從而將該車車型由四型降為三型。ETC卡辦好后,是由負責管賬的董某2把錢交給李某1,再由李某1存進ETC卡里,之后核對運費單進行合伙核算。
又查明,2016年2月14日,原告李某與被告董某2、董某1簽訂了車輛股份轉(zhuǎn)讓合同,約定將三被告所持有的×××客車的股份(其中董某1:30%、董某2:30%、董某3:20%)全部轉(zhuǎn)讓給原告李某所有,并約定2016年2月14日之前所有債權(quán)債務由原股份持有人負責,2016年2月14日之后的債權(quán)債務由原告李某自行負責。
再查明,2012年3月28日至2016年8月16日期間,×××客車共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費118714.2元。2012年3月28日至2016年2月14日期間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費數(shù)額為101479.6元,2016年2月14日至2016年8月16日期間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費數(shù)額為17234.6元。2012年3月28日至2016年8月16日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費共計118714.2元,已由原告李某補繳。駕駛員李某3因此次偷逃行為,被四川省青川縣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
判決結(jié)果
一、被告董某1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李某支付由其補繳的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費30000元;
二、被告董某2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李某支付由其補繳的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費30000元;
三、被告董某3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李某支付由其補繳的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費2000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董某1負擔675元、董某2負擔675元、董某3負擔4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隴南市中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
審判長張靜
審判員張赴洲
人民陪審員葉滿云
二〇一八年八月六日
法官助理雷文蔚
書記員張敏
判決日期
20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