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0

市農業農村局:
根據《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甘農科發〔****]*號)文件要求現將《天??h****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實施方案》隨文報來,請審核上報。
附件:
*.天??h****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天祝縣****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工作領導小組
*.天??h****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技術指導小組
*.天??h****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建設任務及投資計劃表
*.****年中央農業資源保護資金績效目標表
天祝藏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
****年*月**
附件*
天祝縣****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一)社會經濟條件概況
天??h位于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段,武威市南部、祁連山東端,位于青藏、內蒙古、黃土三大高原交匯處,素有河西走廊“門戶”之稱。地理位置介于東經***°**'~***°**′、北緯**°**'~**°**'之間,東靠景泰縣,西北與肅南縣接壤,南接永登縣,北鄰涼州區與古浪縣,西與青海省門源、互助、樂都等縣毗鄰。東西寬***.*公里,南北長***.*公里,地勢東南低西北高,海拔在****米~****米之間,總面積****平方公里。是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中國天祝白牦牛之鄉、中國高原夏菜之鄉、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中國高原走馬之鄉。全縣轄**鎮*鄉、***個行政村、**個居委會,有藏、漢、土、回、蒙古等**個民族。****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億元,同比增長*%;第一產業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第二產業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全部工業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建筑業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第三產業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同比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億元,同比增長**.*%。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長*.*%。
(二)自然資源狀況
*.地形地貌。天??h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匯地帶。天祝的地貌以山地為主,山脈縱橫交錯,構成了地貌格局的骨架,同時也形成了重要的地理界線。以類型而論,縣域內大致可分成四個類型:金強河上游以北的冷龍嶺、卡洼掌、磨臍山、響水頂、代乾山、雷公山一帶為西北部高山高原區,海拔多在****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金強河(包括金強河谷)以南的馬牙雪山、五臺嶺、桌子山、三寶山一帶為西南部高山峽谷區,海拔在****米以上,高山與峽谷高低懸殊,山坡陡峭;金強河以北呈東西走向的烏鞘嶺、毛毛山一帶為中部中山區,這是一條長約**公里、寬約**公里的狹長山地,海拔在****米上下,成為我國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分界線;其余大部分地區為山前低山丘陵區,占全縣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主要集中在中部中山周圍及西北部高山高原的東北邊緣,海拔在****米以下,這些地區包括金強河谷地、安遠盆地、西大灘盆地、哈溪盆地、寨子灘盆地、松山盆地及其周圍的丘陵地區。海拔****米以上的大山有馬牙雪山、烏鞘嶺、毛毛山、卡洼掌、雷公山、牛頭山、磨臍山、歪巴郎山、代乾山、響水頂、干沙鄂博、大馬雞頂等。
*.氣候條件。天祝縣氣候屬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主要表現在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西南部的大通河谷地年較差為**.*℃,中部的烏鞘嶺為**.*℃,北部的皇娘娘臺為**.*℃;烏鞘嶺平均日較差為**.*℃,松山為**.*℃。降水集中在下半年,以烏鞘嶺為例,*、*月份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降水的年際變化大,烏鞘嶺降水最多的年份可達***.*毫米,最少的年份只有***.*毫米。烏鞘嶺南北氣候各異,過渡明顯,使這一帶成為高原季風氣候與半干旱氣候的過渡帶。嶺南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偏北風,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東南風,較溫和濕潤;嶺北為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偏北風為主,氣溫變化大,日照強烈,夏季溫涼干旱,冬季寒冷干燥,多風沙。 縣境內全年太陽總輻射每平方厘米***千卡左右,最大值出現在*月,為每平方厘米**.*~**.*千卡;最小值出現在**月,每平方厘米為*.*~*.*千卡,全年日照時數可達****小時。作物生長季節(*~*月)日照時數在****小時左右,日平均日照時數**小時上下,年實照率為**~**%。光能利用率只有*.*~*.*%,最高可達*%。
*.土地資源。天祝縣總面積****.*平方公里,耕地面積**.*萬畝,草地面積***.**萬畝,林地面積***.**萬畝,森林覆蓋率**%。與同期人口數計算,人均占有各類土地分別為耕地*.*畝、林地**.*畝、草地**.*畝、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畝、交通用地*.*畝、水域用地*.*畝、未利用地*.*畝。
*.水資源。天祝地表徑流總量約**.**億立方米(不計大通河的過境流量**.**億立方米);地下水比較豐富,補給量*.*億立方米,其中包括基巖裂隙孔隙水、碎屑巖裂隙孔隙水和松散巖類孔隙水三大類。
(三)基礎設施現狀
天??h區位優越,南接蘭州,東靠景泰,北鄰古浪,西鄰青海,西北與肅南縣接壤,距省城蘭州市***公里,距中川機場***公里,距武威市***公里。位于縣境中部的烏鞘嶺橫亙東西,是古絲綢之路咽喉要塞,蘭新鐵路、***高速、****國道和正在建設的蘭張三四線高鐵貫穿全境。天??h城區面積**.**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建設用地面積**.**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市政道路共有**條(其中,主次干道**條、背街小巷**條),總長度**.**公里,面積**.**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平方米。
(四)特色農業發展現狀
*.畜牧業現狀
天??h****年牲畜飼養量達到***.**萬頭(只、匹),其中牛飼養量達到**.**萬頭(白牦牛飼養量達*.**萬頭);羊飼養量達到***.**萬只;岔口驛馬養殖量達到****匹;豬飼養量達到*.**萬頭;雞飼養量達到***.**萬只?,F有規模化養殖場(戶)***家,年出欄千只肉羊舍飼育肥示范點**個,牦牛育肥場(點)**個。全縣牛飼養量達到**.**萬頭,補飼比例約占**%,每頭牛補飼草量每天約*.*千克,總補飼用草量約*.**萬噸;羊飼養量達到***.**萬只,補飼比例約占**%,每只羊補飼草量每天約*.*千克,總補飼用草量約**.**萬噸;馬飼養量達到****匹,補飼比例約占**%,每匹馬補飼草量每天約*千克,總補飼用草量約*.**萬噸。每年牲畜飼養飼草總需求量約**.**萬噸,飼草料需求量巨大。
*.種植業現狀
天??h耕地面積**.*萬畝,草原面積***.**萬畝(草畜平衡***.**萬畝,禁牧***萬畝), 農業人口**.**萬人,占全縣人口的**.**%。按照省委、省政府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和市委、市政府發展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產業帶”的統一部署,堅持用工業思維發展農業,依托區位優勢,把海拔高、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的環境限制轉化為發展寒旱農業的獨特優勢,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著力培育壯大高原夏菜、食用菌、藜麥和中藥材、牛羊養殖等特色產業;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家,合作社***家、家庭農場****家;深入推行“訂單+保單”的“兩單”農業發展模式,農業保險品種達到**個,實現了縣有產業體系、鄉有特色產業、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的發展目標。****年實現一產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長*.*%。****年,天祝縣緊扣農業優先性定位,堅持向山旱地要效益,大力推廣“牧區繁育、農區育肥、農牧互補”模式,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著力打造*個十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計劃種植高原夏菜**.*萬畝、藜麥*萬畝、中(藏)藥材*萬畝、飼草**萬畝、食用菌****萬袋;畜禽飼養量達到***.**萬頭只,力爭一產增加值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五)秸稈資源和綜合利用現狀
全縣有耕地**.*萬畝地,農作物常年播種面積**.*萬畝左右,其中,糧油作物播種面積**.*萬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萬畝,飼草種植種*.*萬畝,其它作物種植*.*萬畝。全縣****年年秸稈產量*.**萬噸,其中:小麥秸稈*.**萬噸、馬鈴薯秸稈*.**萬噸、其他作物秸稈*.**萬噸。全縣****年秸稈可收集量約*.**萬噸,可收集率**.**%。全縣****年秸稈綜合利用量為*.**萬噸,其中市場化主體利用***噸、農戶分散離田利用*.**萬噸,全縣綜合利用率為**.**%。全縣“五料化”利用量為*.**萬噸,其中秸稈飼料化利用*.**萬噸,利用率**.**%;秸稈燃料化利用*.**萬噸,利用率*.**%;基料化利用*.**萬噸,利用率*.**%。****年牲畜飼養飼草總需求量約**.**萬噸,隨著飼養量的增加,飼草料需求量呈逐年遞增趨勢。
(六)秸稈綜合利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需求
從目前天??h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總體情況來看,還存在一定問題和短板:一是天??h無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天祝縣現無利用秸稈燃料化和飼料化規模加工企業。全縣秸稈利用以農戶分散利用為主,秸稈飼料化利用效率和產品附加值較低,未實現市場化運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養殖業規模化發展。二是缺少秸稈集中收儲場地和收集設備。現階段秸稈的利用主要為分散農戶,缺少集中收儲點,同時秸稈收儲機械化水平低,天??h地處黃土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匯地帶,高山坡陡,耕地分散,農作物秸稈收集難度大,缺乏秸稈收集運輸設施設備。三是天祝縣處在高原地帶,全年處于氣溫較低的時間較長,燃料利用量較大,但是農戶在飼養過程中將大量剩余秸稈直接廢棄,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四是縣級財政緊張,對秸稈收儲加工利用特別是規模化市場利用主體支持力度不足。
(七)實施項目的技術支撐條件
依托現有秸稈綜合利用經營主體,加強與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和省市區專家團隊合作,在加強秸稈收儲體系建設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飼料化、燃料化技術提升。在秸稈飼料化利用上,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學等處理方法,將秸稈轉化為飼料,以改善適口性,提高消化率的綜合利用方式,有效解決季節間、地區間食草動物飼草供應不均衡問題。在秸稈燃料化利用上,通過物理方法,將其粉碎后在一定溫度下,通過施加壓力使其成型為棒狀、塊狀或顆粒狀燃料,成為可再生能源,推進節能減排。
二、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一)必要性分析
一是優化農業結構更趨合理的需要。通過秸稈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促進草食畜牧業快速發展,引導農業生產由傳統產業、品種向優勢產業、特色農產品轉移,提高農業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農業發展整體效益,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產出率低和農業增產不增收的問題,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優質高效農業發展的轉變。
二是優化縣域內燃料利用結構的需要。天祝縣處在高原地帶,全年處于氣溫較低的時間較長,燃料利用量較大,但是農戶在飼養過程中將大量剩余秸稈直接廢棄,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建設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大力開發利用秸稈資源,通過秸稈收儲中心將秸稈集中收集并加工為可有效利用的燃料,能很大程度優化縣域內燃料結構,減少傳統燃料的利用,同時可以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三是促進養殖產業強勁發展的需要。天??h農作物秸稈及飼草料資源豐富,通過測算若將現有飼草資源綜合利用率提高到**%,全縣肉羊飼養量可達***萬只以上,秸稈利用數量及潛力巨大,可有效促進草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保護生態環境促農民增收的需要。采用先進加工技術對農作物秸稈進行綜合利用,一方面能提高飼料品質和商品率,推動畜牧業綠色優質發展;另一方面通過燃料化加工利用還能節能減排,保護農村環境;通過利用農作物秸稈深加工,可以預防其丟棄,減少農業資源浪費和減輕生態環境污染。
(二)可行性分析
加強農作物秸稈燃料化和飼料化可充分利用促進畜牧業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同步發展??梢猿浞掷卯數匾约爸苓吙h區豐富的秸稈資源,通過收儲運體系建設提高秸稈可收集率,減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秸稈通過揉絲、粉碎等加工措施可有效保存秸稈營養,增加適口性,提高飼草料利用率,對減輕人畜爭糧、草原承載壓力,調整畜牧業結構和加快草食畜牧業現代化進程意義重大。同時,通過秸稈過腹還田,可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降低農業成本。秸稈飼料化利用重在解決養殖業的飼草料短缺與種植業秸稈利用率不高,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問題,充分發揮草畜相互利用,相得益彰的特點,發展節能、高效草食畜牧業。讓農牧民在有限的資源中求得優化配置,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保持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十分顯著,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天??h作為河西走廊畜牧業發展重點建設區域,飼草資源豐富,發展畜牧業有得天獨厚的優點。該項目在天??h可行實施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缺少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天??h現無利用秸稈燃料化規模加工企業,現有飼料規模加工企業*家,利用秸稈加工養殖市場主體*家,具備培育發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加工利用的企業在*家以上。
二是畜禽養殖量大,秸稈需求高。天祝縣是全省養殖大縣,全縣牲畜飼養量達到***.**萬頭(只、匹),其中牛飼養量達到**.**萬頭(白牦牛飼養量達*.**萬頭);羊飼養量達到***.**萬只;岔口驛馬養殖量達到****匹;豬飼養量達到*.**萬頭;雞飼養量達到***.**萬只?,F有規?;B殖場(戶)***家,年出欄千只肉羊舍飼育肥示范點**個,牦牛育肥場(點)**個。每年牲畜飼養飼草總需求量約**.**萬噸,飼草料需求量巨大。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加工利用基礎穩固。
三是相應政策支持。武威市政府出臺的《武威市加快推進糧改飼和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中扶持黃化秸稈資源化利用,對黃貯飼料、不含籽粒的玉米青貯飼料,每噸補貼**元(*立方米按***公斤進行折算)。對加工企業進行秸稈固化成型燃料加工,每畝補貼**元。扶持秸稈收儲加工服務。對輻射半徑*公里以上,收儲面積****畝以上的集中收儲服務點開展秸稈全量收儲服務,每畝補貼**元,最高補貼**萬元。扶持大型秸稈牧草機具購置。農機購置補貼向大型青貯飼料收貯、秸稈和牧草加工機械裝備傾斜,對新購置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目錄機械設備的,在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再給予**%的累加補貼,最高補貼**萬元。
三、建設思路
項目的實施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圍繞農業綠色發展、鄉村生態振興、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堅持將秸稈綜合利用與“三農”工作重點任務緊密結合,結合天??h優勢特色草畜產業發展需求,緊盯秸稈田間收集、儲存運輸、加工利用的關鍵環節,以秸稈燃料化、飼料化、肥料化利用為重點,積極培育壯大秸稈綜合利用經營主體,建立健全收儲運體系,著力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的秸稈綜合利用可持續高效運行機制,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經驗。
四、基本原則
(一)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制定或完善扶持政策,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逐步建立以政策扶持為引導,生產經營企業為主體,廣大農民積極參與秸稈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
(二)市場導向、綜合利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由企業、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全縣秸稈收儲與“三化”綜合利用,主要以燃料化、飼料化利用為主,肥料化利用為輔,在滿足農牧業需求的基礎上,引導秸稈燃料化、飼料化、肥料化等綜合利用,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綠色循環高質量發展。
(三)科技推廣、示范帶動。以科技為支撐,示范推廣秸稈利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建立示范展示基地,研究解決技術難題,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含量,總結典型模式,提高全縣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四)強化服務、整體推進。加強秸稈燃料化、飼料化和肥料化利用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技術指導組的作用,改進服務手段,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整體推進全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五、總體目標
結合天祝縣優勢特色草畜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探索以農作物秸稈燃料化利用為主,飼料化利用方式為輔,實行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模式,有效緩解資源約束,降低養殖成本,減輕環境壓力,加快農業循環經濟和新興產業發展,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堅持綜合利用的原則,積極探索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有效模式,通過項目實施,嚴格按照項目績效目標,扶持培育秸稈燃料化綜合利用企業、秸稈飼料化綜合利用企業以及秸稈專業化收儲運企業等秸稈利用主體,市場化主體可新增秸稈利用量*萬噸以上,全縣****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以上(比上年提高*個百分點),秸稈市場主體利用率提高*%,新培育秸稈綜合利用市場主體*個,建設不少于*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探索出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路線、應用模式和運行機制。
六、建設內容
(一)秸稈燃料化利用建設
支持秸稈加工企業開展秸稈燃料化加工項目,對農作物秸稈進行壓塊或制粒,并適當添加熱值較高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產品的熱值。做大做強秸稈燃料生產加工線,形成“農戶田間生產--儲運點收儲--企業加工--燃料化利用”的利用模式,真正實現秸稈的合理利用,徹底解決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瓶頸問題。扶持秸稈燃料化利用企業*家,年產生物質成型燃料*萬噸。
天祝欽浩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月,法定代表人祁光明,位于天??h華藏寺鎮,注冊資金**萬元。支持配套建設秸稈加工棚****.*平方米、秸稈堆儲場硬化****平方米,購置破碎機、秸稈粉碎機、除塵器、熱風爐、烘干設備、雙軸地絞龍、壓塊成型加工機具設備、圓盤制粒機、冷卻機、打包機、叉車、裝載機、秸稈拉運車等設備和機械**臺(套、輛),年產生物質成型燃料*萬噸。
(二)秸稈飼料化利用建設
支持規?;暳霞庸堫^企業開展秸稈飼料化加工項目,對農作物秸稈進行適當合理的加工處理,降低秸稈中木質纖維素的含量,增加蛋白質的含量,改善其適口性,提高營養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動物對秸稈的采食量、消化率,從而提高植物秸稈利用率,提高秸稈利用經濟效益。做大做強秸稈飼料生產加工線,形成“農戶田間生產--儲運點收儲--企業加工--養殖戶飼料化利用”的循環利用模式,真正實現秸稈“來于農、用于農”的生態循環利用,徹底解決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瓶頸問題。扶持秸稈飼料化利用企業*家,年新增飼料化利用秸稈達到*萬噸。
*.甘肅優牧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蒲香,所在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華藏寺鎮魯家溝,成立于****年**月**日,注冊資金****萬元,經營范圍包括飼料生產;生物有機肥料研發;生物基材料技術研發;生物飼料研發;飼料原料銷售;飼料添加劑銷售;畜牧漁業飼料銷售。公司現有**萬噸級全自動配合料生產線*條、*萬噸現代化畜禽添加劑生產線*條。重點支持配套建設秸稈加工棚****平方米。購置原料接收、清理、粉碎系統、電腦配料系統、混合系統、制粒和冷卻系統、除塵篩分和成品打包系統電控系統及其他設備*套,配置牛羊秸稈顆粒飼料生產線*條,年新增飼料化利用秸稈*.*萬噸。
*.甘肅華予高原牧場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月,法定代表人蔣昊璋,位于天??h松山鎮達隆村,注冊資金****萬元,主要進行畜禽糞污處理利用;天然草原割草;畜牧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草種植;農作物秸稈處理及加工利用服務。支持配套建設秸稈加工棚***平方米、秸稈儲存場地硬化***平方米,購置全自動秸稈粉碎機、秸稈攪拌混合機、秸稈抓草機、裝載機等設備和機械*臺,進行秸稈加工飼料養殖,年新增飼料化利用秸稈*.*萬噸。
(三)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
結合全縣種植實際、收集難度、運輸距離、企業區域布局、加工利用成本等因素,按照“企業主導+農戶參與”的運行模式,積極培育秸稈收儲運社會化服務組織,搭建秸稈交易平臺,實現秸稈收儲和供應能力市場化,建立形式靈活多樣的秸稈收儲運運營模式。依托*家企業建立*條秸稈收儲運回收產業鏈,每條收儲運回收產業鏈年收儲運秸稈*.*萬噸以上,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條件,由政府監管,探索市場化運作的秸稈收儲運加工產業鏈。加快培育秸稈收儲運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規模化秸稈加工利用企業進行興建,或組織專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戶、農村經紀人選擇交通條件便利、秸稈產量較大的鄉鎮,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建設秸稈儲存規范化場所,配備秸稈收儲運專業化裝備,組建專業化秸稈收儲運隊伍,建立秸稈收儲運平臺,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稈收儲和供應能力,實現秸稈收儲運的專業化和市場化,促進農作物秸稈后續利用。
*.支持天祝欽浩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在松山鎮新建收儲點*處,配套建設秸稈收儲棚***平方米、秸稈儲存場地硬化****平方米,購置秸稈收集打捆一體機、秸稈抓草機、皮帶運輸機及秸稈拉運車等設備和機械*臺(套、輛),收儲點可收集松山鎮周邊鄉鎮以及永登縣坪城鄉、武勝驛鎮,景泰縣喜全鎮,古浪縣新堡鄉、干城鄉,年收儲運秸稈*.*萬噸以上。
*.支持天祝欽浩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在打柴溝鎮新建收儲點*處,配套建設秸稈收儲棚***平方米、秸稈儲存場地硬化****平方米,購置秸稈收集打捆一體機、秸稈抓草機、皮帶運輸機秸及稈拉運車等設備和機械*臺(套、輛),收儲點可收集打柴溝鎮周邊鄉鎮以及古浪縣黑松驛鎮,年收儲運秸稈*.*萬噸以上。
(四)農作物秸稈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數監測、秸稈綜合利用宣傳、績效考評等工作
強化項目績效管理,完成農作物秸稈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數監測相關工作。項目建設完成后,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并結合項目建設工作,在全縣范圍內廣泛開展秸稈飼料化利用宣傳培訓工作。通過印制發放宣傳資料、出動宣傳車輛、展示牌、提供技術咨詢與服務等形式,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及大眾新型媒體對建設項目進行大力宣傳,并積極組織全縣種養戶或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培訓,舉辦秸稈飼料化綜合利用培訓班,邀請專家教授進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知識講座,并由縣級項目技術指導小組指導項目實施主體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與收儲工作。進一步提高種養戶的生態保護意識,引導群眾積極“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以實際行動愛護農業生態環境,為項目全面順利完成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五)秸稈臺賬建設工作
為準確掌握全縣農作物秸稈產生與利用情況,建立年度秸稈產生量臺賬、利用量臺賬,組織開展各生產經營企業和農戶秸稈利用情況臺賬等基礎數據調查,為本區域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和規劃、進行產業布局和管理等提供數據支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等提供依據。結合本項目實施,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秸稈產生、利用情況調查,利用水平測算,分析建立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通過對全縣企業、農戶抽樣調查,主要調查農作物種植情況(播種面積、單產)、農戶自種自用秸稈利用的比例(分為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農戶出售或贈送秸稈情況(出售或贈送秸稈量和用途)和收集利用他人秸稈情況(收集利用量和用途)。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實施數據調查、整理、匯總,確保調查技術、臺賬建設標準一致性,并保存好樣本調查的原始資料,確保臺賬建設全程痕跡化管理,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可靠詳實的檔案資料。
七、項目補助標準
根據《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甘農科發〔****〕*號)精神,財政資金主要用于支持秸稈“五料化”利用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補助、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補助,開展相關技術研發、試驗示范、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等,重點對參與秸稈離田、收儲、加工利用的市場主體進行補助。財政資金用于設施建設補助不超過其投資總金額的**%;用于設備補助不超過其投資總金額的**%(戶用爐具補貼比例最高為**%),已享受農機補貼的設備不再重復補助;單個主體的補助金額不得超過***萬元。項目資金不得用于全株青貯玉米、尾菜、飼草、林業剩余物等與秸稈無關的補貼。對新建、擴建的農作物秸稈收儲中心(站點),按收儲秸稈**萬元/千噸標準給予補助,最高補助**萬元;對新建、擴建的秸稈飼料化項目,按項目設計能力一次性給予每****噸秸稈**萬元的補貼,最高不超過***萬元;對新建、擴建的秸稈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其他類型燃料化利用項目,按項目設計能力一次性給予每****噸秸稈**萬元的補貼,最高不超過***萬元;對新建、擴建的秸稈燃料化利用項目,按照每****噸生產能力補助**萬元的標準,年產****噸、*****噸、*****噸秸稈成型燃料加工工程最高補貼額度分別不超過**萬元、***萬元和***萬元;對年產*****噸及以上(按整萬噸計算)的大型秸稈成型燃料工程,建成后按實際完成投資額的**%給予補貼,每萬噸產能補貼額度不超過**萬元。生物質鍋爐和秸稈直燃鍋爐,按照鍋爐(不含除塵設備)實際采購價格的**%予以補貼,單個鍋爐最高補貼額度不超過**萬元。戶用生物質爐具,給予實際購置價格**%的補貼,原則上生物質烤火爐每臺不超過***元,戶用生物質水暖鍋爐、生物質熱風爐每臺不超過****元。
八、投資概算
項目總投資概算為****.**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補助資金***.**萬元,自籌資金***.**萬元。(詳見附件*)。
(一)秸稈燃料化利用建設
概算總投資為***.**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補助資金***.**萬元,企業自籌資金***.**萬元。中央財政資金主要用于補助*家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建設秸稈加工棚、秸稈堆儲場硬化及秸稈燃料化加工設備購置,年產生物質成型燃料*萬噸。
(二)秸稈飼料化利用建設
概算總投資為***.**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補助資金***.**萬元,企業自籌資金***.**萬元。中央財政資金主要用于補助*家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建設秸稈加工棚、秸稈堆儲場硬化及秸稈飼料化加工設備購置,年新增飼料化利用秸稈*萬噸。
(三)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
概算總投資為***.**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補助資金***.**萬元,企業自籌資金***.**萬元。中央財政資金主要用于補助*家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建設*處秸稈收儲點,配套建設秸稈儲存棚、秸稈堆儲場硬化及秸稈加工設備購置,年新增收儲運秸稈*萬噸以上。
(四)其他支出
概算總投資**萬元。全部為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主要用于農作物秸稈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數監測、秸稈綜合利用宣傳、績效考評等工作。
九、效益分析
一是經濟效益。通過項目支持,可進一步提高天??h秸稈資源化利用的設施設備裝備率,大大提高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率。對農作物秸稈進行適當合理的加工處理,降低秸稈中木質纖維素的含量,增加蛋白質的含量,改善收其適口性,提高營養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動物對秸稈的采食量、消化率,從而提高秸稈利用經濟效益每噸增收***元;農戶農作物秸稈交售環節畝均增收***元左右。圍繞秸稈收儲、運輸、加工、利用等環節,以及秸稈利用加工的鏈條延伸,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
二是社會效益。通過項目實施,農作物秸稈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帶動涉農運輸業、機械加工、農村能源等相關行業持續進步,促進縣域經濟健康發展,促進適用農機具和先進利用技術推廣。并可為當地農民提供就業崗位,提升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
三是生態效益。通過項目實施,可有效遏制秸稈資源的廢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環境污染,保障交通安全,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給鄉村居民提供一個清潔、舒適的人居環境。同時促進資源節約、穩定農業生態平衡、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十、項目實施進度
(一)項目實施期限
項目建設期限為****年*月—****年**月。
(二)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年*月:完成項目前期工作,確定項目建設內容、實施主體等,制定上報項目實施方案;
****年*-**月:完成項目建設內容、宣傳培訓監測工作;
****年**-**月:完成項目績效評價、項目總結、財務審計等,申請市級驗收并上報工作總結及績效評價情況。
十一、組織管理與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保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取得實效,成立了天祝縣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具體負責全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組織協調、技術指導、督促檢查、總結驗收等工作,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推動落實,全力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二)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輿論引導,營造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濃厚氛圍,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增強輻射帶動效應;在全縣組織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宣傳示范推廣,認真總結經驗和做法,努力提升我縣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加速項目成果轉化應用,逐步提高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有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三)加強技術指導。利用縣、鄉農業技術人員和企業技術工藝,對項目實施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及時提出相應的措施辦法;積極建立院地、院企合作,引進推廣先進技術、工藝,提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對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提供咨詢和技術服務,指導培訓項目實施主體使用秸稈收集、儲運、加工、利用技術工藝和裝備,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四)加強資金管理。根據《甘肅省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要求,嚴格按照批復的項目實施方案執行,強化資金使用的審計監督,杜絕項目資金違規使用,并根據項目實施進度撥付獎補資金。同時建立嚴格的檔案管理制度,項目文件、表冊、技術資料、賬務資料及時歸檔,為項目順利實施與檢查驗收提供可靠詳實的檔案資料。并創新投入方式,利用項目平臺和社會環境優勢,統籌使用各類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形成政策合力,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五)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落實項目績效評價,開展定期、不定期檢查指導,加強項目過程控制,推動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強化績效管理,項目建設完成后,結合項目縣級初驗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并及時申請市農業農村部門對項目進行績效考評及市級驗收。
附件*
天??h****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白玉林 天祝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
俞樹軍 天祝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成 員:
孫艷霞 天??h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李能榮 天??h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
任作鴻 天祝縣農村能源技術推廣中心主任
李 忠 天??h農業農村局業務股負責人
田建川 天??h農村能源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
蘇振雄 天祝縣農村能源技術推廣中心干部
朱雪慧 天??h農牧業機械技術推廣站農機工程師
楊彩梅 天??h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農藝師
李紅霞 天祝縣移民工作辦公室助理農藝師
徐文婧 天??h農村能源技術推廣中心干部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任作鴻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統籌協調、方案編制、項目實施等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因職務變動,由接任人員自行接替,不另行文。
附件*
天??h****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
技術指導小組
組 長:
朱雪慧 天??h農牧業機械技術推廣站農機工程師
副組長:
楊彩梅 天祝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農藝師
李紅霞 天祝縣移民工作辦公室助理農藝師
成 員:
劉國棟 天祝縣農業產業化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田建川 天??h農村能源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
蘇振雄 天祝縣農村能源技術推廣中心干部
王澤東 天祝縣農環中心干部
王建鵬 天??h農業農村局統計干部
李景才 天??h農業農村局畜牧股干部
徐文婧 天??h農村能源技術推廣中心干部
主要職責:指導落實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培訓,示范推廣等工作。
附件*
****年中央農業資源保護資金績效目標表 | ||||
資金名稱 | 中央農業生態資源保護資金 | |||
中央主管部門 | 財政部、農業農村部 | 專屬實施期 | ****年 | |
省級財政部門 | 甘肅省財政廳 | 省級主管部門 |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 | |
資金情況(萬元) | 年度金額: | *** | ||
其中:中央補助 | *** | |||
地方資金 | * | |||
年度目標 | 在天??h開展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重點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以上或比****年提高*個百分點。 |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指標值 | |
績效指標 | 產出指標 | 數量指標 | 指標*:建設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數量(個) | * |
指標*:建設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數量(個) | ≥* | |||
指標*:開展省級及以上媒體宣傳次數(次) | ≥* | |||
質量指標 | 指標*: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秸稈綜合利用率 | 達到**%以上或比****年提高*個百分點 | ||
效益指標 | 社會效益指標 | 指標*:以縣為單元建設秸稈資源臺賬 | 建立 | |
生態效益指標 | 指標*:因秸稈焚燒、廢棄引起的大氣、水體污染和交通安全事故 | 無 | ||
滿意度指標 |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 指標*: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建設單位滿意度 | ≥**% | |
指標*: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農民群眾滿意度 | ≥**% |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載
意見反饋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