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年*月**日至*月**日(*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以對以下建設項目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
傳真:****-*******
通信地址:云南省景洪市景洪工業園區嘎棟片區榕林路*號
郵編:******
一、擬審查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 |
石頭寨茶光互補發電項目*****送出線路工程 |
勐海縣勐宋鄉到景洪市勐養鎮曼戈龍村 |
云綠能(勐海)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
登錄后查看 |
項目新建*回*****線路,線路路徑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海縣境內走線,線路起點坐標:經度***°**′**.***″,緯度**°*′**.***″;線路終點坐標:經度***°**′**.***″,緯度**°*′**.***″。本項目線路全長為**.*****,總架設***個桿塔基礎,其中直線塔**基,耐張塔**基,線路沿線曲折系數*.**,全線采用單回路架設。本項目不包含進、出線側構架及兩側變電站工程。 |
(一)生態影響 *.生態敏感區 項目***-***輸電線路跨越生態保護紅線長度約****.**,其中***、***-***共*個塔基位于生態保護紅線(南部邊境熱帶森林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已設置生態專項評價。根據生態調查,架空線路跨越生態保護紅線段植被類型主要是季風常綠闊葉林,平均樹高多在***以下,塔基呼稱高均超過***,輸電線路與季風常綠闊葉林喬木層頂高基本在***以上,輸電線路架設無需對沿線季風常綠闊葉林的喬木層的砍伐或截頂,輸電線路架設及運營不會對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現狀植被產生影響;本項目***-****共**個塔基、**.*****輸電線路位于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根據現狀調查,項目用地范圍生境現狀多為橡膠園,工程塔基多選址于區域地形相對較高的高地處,占用自然植被較少,對自然植被影響較小,不會對區域動物的主要活動生境形成切割,對該區域分布及活動的野生動物的遷移、散布、繁衍影響小。在嚴格控制施工范圍的前提下,工程建設不會導致區域自然植被的面積顯著減少、物種種群顯著降低,不會對該區域生物多樣性產生顯著影響。且施工完成后及時選用鄉土樹種進行綠化恢復,有效減緩工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影響。 *.植被及植物 項目占地范圍內未發現重要野生植物,重要植物與塔基占地最近距離都在****以上,項目永久和臨時占地區均不涉及重要野生植物。項目進一步優化工程布置,盡量采取避讓措施,減緩對森林植被的占用和干擾影響;施工過程嚴格控制施工紅線,應盡量少破壞路線兩側的森林植被,嚴禁亂砍濫伐;對于被占用的林地,應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手續并進行補償;線性工程分段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對新發現的重要野生植物植株采取補救性保護措施,在施工結束后及時實施生態恢復。項目對植被的影響是短暫的、可恢復的。因此工程建成運行后對項目區原有植被的影響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陸生野生脊椎動物 工程建設占用的園地以及少量半常綠季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將對評價區陸棲脊椎動物資源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但不會因為該工程建設而導致任何一種野生動物在評價區消失,且工程占地有限,占地區受人類活動影響嚴重,陸棲脊椎動物較少,不利影響較小。工程建設對評價區的重要動物會有一定的不良影響,但不會造成這些動物當地種群數量顯著下降,更不會因項目建設而導致這些動物在當地消失或滅絕,影響較小。本工程施工期和運行期加強對施工人員、工作人員的管理,嚴禁隨意破壞周邊生態環境,嚴禁捕殺區域內野生動物,工程建設對區域內的陸棲脊椎動物的影響較小。工程無涉水工程,在嚴禁非法捕撈并做好施工廢水沉淀回用不外排的前提下工程建設對魚類基本無影響。 (二)環境空氣 施工期大氣污染主要為施工揚塵及運輸車輛尾氣,來源于基礎土石方開挖、材料運送和卸貨、現場清理、風動揚塵等。運營期不產生廢氣。施工過程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監管,確保文明施工,施工區域進行灑水降塵;施工現場內裸置土石方應覆蓋并壓實、灑水;對易產生揚塵污染材料的堆放、裝卸、運輸,應采取有效遮蓋、封閉等防塵措施,村莊路段減速慢行。經采取相應污染防治措施后,項目建設對周圍環境空氣的影響較小。 (三)地表水環境 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廢水、施工人員洗手廢水。施工廢水主要來源于場地平整、機械設備沖洗過程。運營期不產生廢水。線路施工人員沿線分散,依托周圍生活設施,在每個塔基處設置*個臨時沉淀桶,洗手廢水經臨時沉淀桶處理后回用于灑水降塵;單個塔基產生的施工廢水通過簡易沉砂池沉淀處理后就近回用于施工作業和灑水降塵,不外排。線路跨越瀾滄江長度約****,最近塔基距瀾滄江岸線****。線路跨越瀾滄江時采用飛艇放線方式施工,無涉水工程,不會對瀾滄江水體產生擾動,不會對地表水體產生不良影響。 (四)聲環境 *.施工期 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等。工程施工時應注意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時間;臨近村莊施工時,高噪聲設備使用時段錯開午休時間;設備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低噪聲設備;運輸車輛經過村莊路段禁止鳴笛、減速慢行。施工期噪聲的影響將隨著施工期的結束而結束。施工噪聲對周邊聲環境的影響較小。 *.運營期 運營期噪聲主要來自輸電線路電暈放電。根據類比項目分析,運營期工程*****架空輸電線路的產生的噪聲對線路周邊和環境保護目標的聲環境影響較小。 (五)固體廢物 *.施工期 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施工棄土、生活垃圾等。施工過程開挖土石方全部回填及綠化覆土;收集后交給回收單位回收處置,其他廢棄混凝土、砂石等不可回收利用的隨施工挖方一同就近回填在塔基低洼處;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至附近村莊垃圾收集站與當地生活垃圾一并處理。 *.運營期 運營期固體廢物為定期設備維修和更換產生的廢舊設備、材料等,集中收集后回收利用。沿線超高樹枝修剪后的樹枝就近提供給附近村民使用。 (六)電磁環境 線路設計應滿足《*****~*****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要求,優化導線設計以防電暈和尖端放電,使用鋼芯鋁絞線減少靜電感應和雜音,鐵塔粘貼警示標志,加強線路的日常維護和管理,以及在居民區的警示宣傳等措施。項目產生的電磁輻射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可接受。 (七)環境風險 項目線路設備受損短路放電可能造成火災,引發環境災害。運營期發生森林火災事故應立即聯系當地森林消防部門,及時切斷電路,通知附近居民有序撤離,本項目不額外設置消防裝置。運營期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并定期開展消防演練;配置應急人員和應急物資,制定應急處置制度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