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長安街上。地上車水馬龍,地下川流不息,腳步聲、汽笛聲、輪軌聲,讓古都北京散發出朝氣蓬勃的現代化都市氣息。**年前,同樣是一縷陽光,灑在玉泉路旁的銀杏樹上,見證了北京地鐵的第一抔土,記錄了中國地鐵事業的恢弘開篇。一甲子,北京軌道交通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線到網的跨越,和北京這座城市一起筑造了上千萬人美好生活的圖景。
地鐵的萌芽和誕生
北京是我國最早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世紀**年代至**世紀末,北京地鐵處于建設發展的早期,完成了從早期戰備保障向城市交通服務的轉變。
北京地鐵是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誕生的,最早要追溯到毛澤東主席的高瞻遠矚。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主席就對地鐵記掛在心,了解了地鐵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從戰備和民用的角度提出:“北京要搞地下鐵道,不僅北京要搞,有很多城市也要搞,一定要搞起來。”****年,《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的要點》中明確提出:“為了提供城市居民以最便利、最經濟的交通工具,特別是為了適應國防的需要,必須及早籌劃地下鐵道的建設。”正式拉開了北京地鐵的序幕。
**年前,****年*月*日,在毛澤東主席“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指示下,北京地下鐵道開工典禮在玉泉路舉行,朱德、鄧小平、彭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破土奠基,標志著新中國第一條地鐵正式開工。
北京地鐵一期工程的建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據北京地鐵第一代設計者賀長俊回憶:“當時一個科室僅有兩臺手搖計算機,其他都靠計算尺計算,結構畫圖很費勁,但我們畫圖非常精細,每一根鋼筋都畫得很仔細。”第一代地鐵建設者迎難而上,靠著肩挑手扛,一鎬一鍬,經過四年零三個月的艱苦奮斗,于****年**月*日成功建成北京地鐵一期工程,結束了中國沒有地鐵的歷史。
地鐵一期工程北京站施工(資料圖)
受當時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限制,北京地鐵一期、二期工程主要采用“明挖法”施工,對交通影響較大;到了**世紀**年代,復興門折返線工程首創了“淺埋暗挖法”,在地下進行各種類型地下洞室的暗挖施工,減少了對工程周邊環境及交通的影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提升。
地鐵車輛制造也開始起步。**年前,長春客車廠在既無圖紙又無樣機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登錄后查看成功試制出首列樣車***型車,并在此基礎上改進制造出***型車,成功投用于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開啟了地鐵車輛發展的先河。在后續**多年里,長春客車廠、登錄后查看先后自主研制出第一列斬波調壓車***型車、第一款寬體車***型車、第一列交流傳動電動客車****型車等,推動北京地鐵車輛的技術進步。
**世紀**年代古城車輛段的***型車(資料圖)
這一階段受建設資金等多種因素影響,北京地鐵建設速度比較緩慢,截至****年底,共開通運營*條線路,運營總里程達**公里。
從線到網的跨越
進入**世紀,以奧運會為契機,北京大力推動軌道交通建設,進入大規模集中建設時期,相繼建成**號線、八通線、*號線、**號線、奧運支線、首都機場線、*號線等多條線路。至****年底,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到**條,運營里程迅速增長至***公里,翻了超十倍,日均客運量突破千萬人次,全面進入網絡化運營時代。
****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奧運支線車站(現*號線)應對大客流(資料圖)。
在大規模建設中,北京地鐵建設遇到了諸多新的情況,比如復雜的地質情況、繁華的城市建筑群、豐富的文物古跡、交織的既有軌道交通網絡、復雜的地下管線等。登錄后查看安全監控中心副主任葉新豐介紹說:“面對各種難題,北京軌道交通建設者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攻堅克難,推動了盾構、暗挖等建設技術的突破發展;例如,地鐵*號線首次引入‘盾構法’,促使地鐵施工的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號線首臺盾構機由朝陽體育中心站(現姚家園站)始發。
在北京軌道交通安全監控應急指揮中心,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建線路的風險隱患、預警等實時信息。據介紹,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安全風險形勢,登錄后查看于****年在國內首次建立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風險技術管理體系及信息化管控平臺,并逐步完善形成北京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及信息化管控平臺,不僅顯著降低了地鐵下穿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風險,而且有效避免了地鐵建設工程中的各類安全事故,大幅減少了事故發生率及經濟損失,更為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復制的創新范式。
隨著大規模建設和網絡化運營,一些采用新材料、新技術的列車也陸續上線運營,北京地鐵車輛裝備技術進入百花齊放的階段。例如,*號線列車首次采用不銹鋼材質、免涂裝設計,更加環保;首都機場線列車首次采用直線電機車輛制式,并具備全自動駕駛功能;**號線列車首次采用不銹鋼車體*型車,與*型車相比,車輛的載客能力大幅提升。同時,車輛裝備在國產化替代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房山線列車首次實現完全自主化,車輛牽引、輔助、網絡和制動系統全部采用國產化產品;亦莊線列車首次應用自主知識產權的****信號系統及成套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第四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
在軌道交通飛速發展的同時,其功能也在逐漸由以滿足交通出行需求為主向著與城市功能融合的方向轉變。通過以軌道交通車站為核心,聯動周邊用地開展一體化結合、進行地下空間綜合利用、銜接與舊城風貌、修復歷史街區肌理、縫合城市空間等方式,激發車站周邊活力,實現軌道交通與城市功能、交通及景觀的有機融合。這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項目有地鐵*號線常營站項目與龍湖長楹天街商業項目的一體化結合、地鐵*號線平安里站舊城織補項目、房山線長陽站與京投港·長陽購物中心的結合等,通過不同方式實現了軌道交通車站與城市功能的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通過在軌道交通車輛基地上方進行綜合利用開發,進一步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高效集約利用,提升了城市環境品質。北京陸續建成五路、平西府、郭公莊等多個車輛基地綜合利用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其中五路車輛基地的琨御府項目更是成為了業內標桿與典范,引領軌道交通車輛基地綜合利用進入新時代。
房山線長陽站與京投港·長陽購物中心實現了軌道交通車站與城市功能的融合。
開啟高質量發展篇章
****年,以黨的十九大提出“高質量發展”為標志,北京軌道交通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通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促進資源高效配置、推動綠色出行,軌道交通已經成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重要手段和推動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截至目前,北京已形成擁有***公里城市軌道交通和***公里市郊鐵路的超大型軌道交通網絡,在智慧創新、站城融合、以人為本等方面取得較大成就,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隨著時代發展,乘客需求日益多元化,軌道交通的自主化、國產化水平和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年,經過在車輛牽引系統、制動系統、信號系統等核心技術方面的研發突破,國內首條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運行地鐵線路燕房線投入運營。大興機場線作為國內首條實現速度***千米/小時等級的全自動運行線路,列車品質對標航空標準,首次采用*+*的行李車廂設置并設置商務車廂;**號線是北京首條智慧軌道交通示范線,列車配備了車輛健康管理系統、智能化空調和照明系統、智能乘客服務系統等,圓滿服務****年北京冬奧會;*號線和**號線在國內首次采用了全自動靈活編組地鐵車輛,實現兩線車輛跨線、共線靈活編組運營;京投裝備基于智慧城軌新一代智能列車運行系統及平臺示范工程,自主開發出第二代智能列車,支持虛擬聯掛和全自動硬聯掛兩種靈活編組方式,可適應新線、既有線和跨線等多種運營場景下的平峰、高峰列車靈活編組。新技術的自主研發和應用提升了軌道交通的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引領了智能軌道交通發展方向。
建軌道就是建城市,軌道交通已成為北京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軌道上的都市圈”功能日漸顯現。在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理念下,北京以***模式為核心推動站城融合發展,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更新、車輛基地綜合利用、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等多種類型項目。正在建設的城市副中心站、麗澤城市航站樓及霍營等*個綜合交通樞紐,是新一批軌道交通車站與城市綜合交通樞紐融合的典范,將實現交通與城市服務間的無縫銜接。上班族陳晨說:“現在地鐵和生活場景結合得越來越緊密,我從家到國貿坐地鐵要*小時,在地鐵站就能買早餐、喝咖啡、逛書店,通勤變成了享受,越來越方便。”北京軌道交通正經歷從交通動脈向城市骨骼的轉變。
北京軌道交通不僅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休閑娛樂,還通過其便捷的服務和廣泛的覆蓋范圍,逐漸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早晨*點的地鐵大興機場線草橋站,等車的乘客絡繹不絕,多數乘客表示,和打車或自駕去大興機場相比,坐地鐵時間更有保障、也更加方便、快捷和實惠。隨著去年*號線的開通運營,北京實現了對外交通樞紐“七站兩場”的地鐵全覆蓋,同時也覆蓋了城市主要區域,例如天通苑、回龍觀等大型居住區,***、金融街等大型辦公區,故宮、圓明園等旅游景點,西單、王府井等熱門商圈,奧林匹克公園、環球影城等主題公園等。此外,北京軌道交通還提供了多種購票和支付方式,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的出行體驗。****年北京軌道交通全網實現二維碼乘車,進入了“刷碼時代”。登錄后查看總經理助理厲立介紹:“北京軌道交通先后推出線上購票、電子單程票、電子發票等服務,省去了現場排隊、現金購票充值、換取發票等煩惱,提升了出行體驗。”目前,北京軌道交通已實現與上海、天津、廣州、重慶、呼和浩特等多座城市票務互聯互通,數字人民幣與外卡拍卡過閘的全場景應用等,乘客出行越來越便捷。
隨著大興機場線的開通,從南三環的草橋站到機場**層,只需**分鐘。
未來軌道交通規劃與科技并進
下一步,北京軌道交通將堅持高質量發展,規劃與科技并進,促進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廣泛采用新技術推動綠智融合。
在規劃層面,北京將加快軌道快線網的規劃建設步伐,提高線網整體運行效率。京投公司規劃設計總部副總經理申煒銘介紹:“目前,本市軌道交通線網已建成運營線路主要以普速線路為主,快線主要是**號線、**號線(不含機場快線)。普速線網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長距離交通出行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快快線的規劃建設,例如**線一期、**號線二期等,進一步優化完善快線網布局,提高快線網效能。”此外,北京也將繼續彌補軌道交通服務缺失地區的軌網覆蓋,提高中心城區及重點功能區的軌網密度;推動軌道交通既有網絡結構優化,提升換乘及直達效率;進一步提升站城融合水平,促進車站與周邊建筑聯通,加強地下空間利用,優化交通接駁,配備人性化設施等,讓更多市民享受到便捷高效的軌道交通出行服務。
在科技層面,北京軌道交通將推進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打造智慧的軌道交通,提升運營安全和效率,為乘客提供更加智能、綠色、安全的出行體驗。登錄后查看勘察設計部副部長李澤慧形象地闡釋:“可以說,我們正在將軌道系統打造成具有‘神經中樞’‘循環系統’和‘智慧器官’的有機生命體。‘神經中樞’就是讓軌道‘自主思考’,例如推進無人駕駛、虛擬編組、跨線合體等智能運行系統的規模化應用;‘循環系統’就是給軌道注入‘綠色基因’,例如通過使用磁懸浮直膨式空調、永磁同步牽引電機等設備,實現節能降碳;‘智慧器官’就是為軌道植入‘**超能力’,例如通過推廣智慧工地、‘無人盾構’等技術手段來提升效率和精度。”在裝備制造方面,登錄后查看已陸續研制出氫燃料混合動力交接輕軌車、城市軌道交通第二代智能列車、時速***公里快速市域動車組等產品,在綠色化、智能化方面取得較大突破。登錄后查看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馬艷波談道:“下一步,我們將開展集約型控制、時間敏感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研究,提升車輛牽引系統、列控系統、旅客服務系統、車載診斷系統等智能化水平,通過研發下一代智能列車,實現列車運行全過程的自主感知、智能決策和協同控制,從而提升運營效率、安全性和乘客體驗,為構建智能化、綠色化城市軌道交通體系貢獻方案。”
從**年前毛澤東主席“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的諄諄囑托,到習近平總書記“構建綜合、綠色、安全、智能的立體化現代化城市交通系統”的殷切期望;從**年前第一條地鐵破土建設,到如今**條、***公里線網縱橫交織;從日均客運量不到**萬人次,到超千萬客流共享交通便利。北京軌道交通走過了服務市民、服務首都、服務時代的甲子征程。未來,北京軌道交通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堅持創新驅動、智慧賦能,繼續譜寫服務首都發展和交通強國的新篇章。
(來源:首都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