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0

全縣餐飲服務經營者:
為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切實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要求,現就餐飲環節中食品添加劑的規范使用事宜,作出如下提示:
一、嚴守使用標準,筑牢安全底線
杜絕超范圍、超劑量使用:自****年*月*日起,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嚴禁在黃油、淀粉制品、面包、糕點、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預制肉制品、肉罐頭、果蔬汁(漿)等食品中使用;落葵紅、密蒙黃、酸棗色、*,*-二氯苯氧乙酸、海蘿膠、偶氮甲酰胺也被禁止在各類食品中使用。
嚴禁使用非食用物質: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嚴禁添加硼砂、甲醛、吊白塊、蘇丹紅、罌粟殼等非食用物質。
規范護色劑和防腐劑使用:餐飲服務經營者及個人一律不得購買、儲存和使用亞硝酸鹽。在使用防腐劑時,必須嚴格符合國家標準,堅決杜絕濫用現象。采購食材時要注意,罐頭產品中不得含有ε-聚賴氨酸鹽酸鹽、乳酸鏈球菌素、山梨酸及其鉀鹽、穩定態二氧化氯等防腐劑;食醋中禁止使用冰乙酸;果蔬汁(漿)中不得使用納他霉素;蒸餾酒中不得使用β-胡蘿卜素和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
二、嚴格采購貯存,把控源頭環節
嚴格索證索票:在采購食品添加劑時,必須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仔細查驗并妥善留存供貨者的資質證明、產品合格證明等文件,從源頭上確保添加劑來源合法、質量可靠。
實行專柜貯存:食品添加劑應設立專門的專柜進行貯存,并顯著標注“食品添加劑”字樣,與食品及其他相關產品分開存放。開封后的食品添加劑若使用容器盛放,必須在容器上清晰標明名稱、生產日期或批號、使用期限,并妥善保留原包裝。
核查包裝標識: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書應嚴格按照規定,清晰標明品名、產地、廠名、衛生許可證號、規格、配方或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批號、保質期限、使用范圍與使用量、使用方法等信息,且必須明確標示“食品添加劑”字樣。對于有使用禁忌或安全注意事項的,也應在標識上予以醒目警示。無中文標識或標識不全的產品,嚴禁使用。
三、積極推進公示,增強消費信任
公示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鼓勵各餐飲服務經營者在店內醒目位置,主動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使用范圍及使用量,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增強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感,進一步提升餐飲服務的透明度。
公示加工制作方式:倡導各餐飲服務經營者公示食品的加工制作方式,特別是涉及食品添加劑使用的關鍵環節,如面點、糕點、肉制品等的制作過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確保食品制作過程公開透明。
四、防范常見違規,規范操作流程
面點食品:在制作面點時,要避免過量使用含鋁膨松劑(如硫酸鋁鉀、硫酸鋁銨),防止鋁殘留量超標。同時,嚴禁使用硫磺熏蒸饅頭、濫用合成色素等行為;包子、饅頭等發面制品禁止使用含鋁泡打粉,應首選不含鋁的酵母粉等添加劑;糕點類食品禁用苯甲酸、苯甲酸鈉等防腐劑。
水產品:在水產品加工過程中,要防止蝦類使用抗氧化劑(如*-己基間苯二酚)殘留量超標。干水產品漲發時,嚴禁使用甲醛、工業級火堿等非食品添加劑;即食海蜇使用防腐劑(如山梨酸及其鉀鹽)時需嚴格按標準執行。
烹調菜品:在肉制品加工、烹調過程中,嚴禁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劑(如磷酸鹽類)和護色劑(如亞硝酸鹽)。鹵制熟食時,不得超量或超范圍使用著色劑及化工原料,嚴禁添加酸性橙等非食用色素;腐敗變質生肉禁止用防腐劑(超范圍使用過氧化氫)或工業級過氧化氫處理后烹飪。
五、倡導健康飲食,減少添加劑依賴
提倡天然食材:鼓勵盡量選用天然食材,減少對食品添加劑的依賴。例如,在制作面點、糕點時,可優先選擇酵母粉、塔塔粉等不含鋁的膨松劑,避免鋁殘留量超標。
推廣現做現賣:對于燒烤類、鹵水類等食品,應盡量采取現做現賣的方式,減少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最大程度保持食品的天然風味。如烤鴨、燒鵝、鹽焗雞等,應盡量不使用防腐劑和合成色素。
六、明確違規責任,強化法律約束
行政處罰:對于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或使用非食用物質的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嚴厲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將依法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
刑事責任:若使用非食用物質(如硼砂、甲醛、罌粟殼等),涉嫌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餐飲服務經營者及相關責任人將面臨刑事處罰。
請各餐飲服務經營者務必高度重視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范,對食品添加劑適用范圍、用量存疑,或不清楚特定食品可用哪些添加劑時,可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 - ****)查詢平臺(登錄后查看)進行精準查詢。市場監管部門也將持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懲。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餐飲服務。
鄖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年*月**日
IOS
Android
微信客服
APP下載
意見反饋
0/200